色差仪视场角 2° 或 10° 如何选择?
在色彩管理领域,视场角(2°/10°)也称为观察者角度,在色差仪的应用中有着重要意义。
三恩时色差仪
一、视场角的含义
(一)1931 标准观察者(2° 视场角)
1927 年,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测试装置,让观察者在特定的红、绿、蓝光线中 “拨号”,调节光亮程度来匹配给定颜色,匹配时三种主要光源的数量即三刺激值。这个实验使用 2 度视场,意味着观察者仅使用类似视网膜中心的小区域,这是对颜色最敏感的区域。当时,分别由 John Guild 和 David Wright 进行两组独立实验,Guild 用 7 个观察者,Wright 用 10 个观察者,之后对两组结果进行数学汇总。
实验发现并非所有颜色都能用一组原色匹配,有时需在原色光中添加一种到测试颜色中,这就导致有阳性和阴性三刺激值的情况。为便于标准化使用数据,CIE 改变了标准三刺激曲线,使红、绿、蓝反应都为正向,由此产生的 1931 年标准观察者曲线成为普通观察者的 “标准” 反应曲线,其三个标准观察者曲线(x - bar、y - bar、z - bar)与人眼的光谱灵敏度相对应,在绿色范围(550 纳米)有最高灵敏度,这一标准至今仍是颜色测量和计算的基础。
(二)1964 标准观察者(10° 视场角)
后来发现,用 2 度观察器计算的颜色值不总是与视觉评估相关,因为多数视觉评估是在大于 2 度的视场范围内完成的。当视场更广阔时,特别是蓝绿区域,会有细微差别。1964 年,CIE 定义了补充观察者,基于 10 度视场的颜色匹配实验。更大视场的测试显示标准观察者的可重复性更好,如今 10 度观察者广泛用于色彩配方和质量控制。视场角度是指 CIE 制定标准时样品在观察者眼睛中投影的夹角。
二、视场角 2° 和 10° 的建立过程
(一)2° 视场角的建立
1927 年,物理学家约翰・吉尔德和大卫・赖特收集受试者进行色彩匹配实验,确定普通人对颜色的感知。他们绘制了人眼在 2 度视场下感知光谱颜色的值,类似从一臂距离看一个人的拇指指甲(或从 50 厘米距离看一个 1.7 厘米的圆圈),其曲线(x、y、z)代表光的三原色之一,被称为 2 度标准观察者,CIE 于 1931 年将其作为数学函数发布,用于颜色量化和标准化评估。
视场2°示意图
(二)10° 视场角的建立
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意识到人眼视野比之前认为的更宽,之前用 2 度标准观察者函数计算的数字颜色值与人眼视觉评估不完全吻合。于是再次进行配色实验,将视场改为 10 度(类似从一臂距离看自己的手掌,或从 50 厘米距离看一个 8.8 厘米的圆圈),该功能与 2 度视场实验有细微差别,1964 年作为 10 度补充标准观察者发布。
视场10°示意图
三、视场角 2° 和 10° 的区分方法
物体的大小会对人眼对颜色的识别产生影响,视角是一种张角,它是通过被观察对象的大小对人眼形成的。与人眼距离一定的物体,若物体的面积较大,则眼睛形成的张角也较大,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就大,反之像就小。但是,我们用眼睛直接对纺织品的颜色进行评价时,通常观察的距离(约33cm)是固定的,此时视角的大小由试样的大小决定。颜色是由人眼的视觉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视角的大小对颜色视觉也有重要的影响,在观看距离为 50 厘米时,2° 视场是一个 1.7 厘米的圆,而 10° 视场则是 8.8 厘米的圆。
人眼在观察近处和远处物体时的视角
当视场角为2°时,物体的像恰好落在视网膜的中心椎体细胞最密集的区域。如下图所示,观察者的不同视场角,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时,人眼不同功能细胞起到相对应的作用,在视网膜上得以成像。
观察者角度2° 和 10° 在视网膜上得以成像
四、视场角 2° 和 10° 在行业中的选择
(一)10° 视场角
1964 年的 10 度补充标准观测器更能代表人眼对色彩的感知。根据 CIE 建议,视场角度 10° 在色差仪中更为通用,适用于制定和评估各类样品的颜色。
(二)2° 视场角
视场角度 2° 通常用于质量控制和其他颜色评估程序,特别是食品行业。
在选择色差仪视场角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行业需求和评估目的来决定,了解 2° 和 10° 视场角的含义和特点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色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