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数字化智能管理
1、如何定义颜色;2、如何量化颜色:3、如何管理颜色
1、颜色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用户对产品多彩多样化的追求,如今客户对色彩的偏差要求越来越严格,而传统的人工目视测量法受环境、个人意识影响已经无法满足颜色的准确性。为此,三恩时研发了光栅分光测色仪及色差仪产品,将颜色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进行数字量化,实现精确,可靠的测色,保证了同一批次产品外观颜色的一致性,减少研发,返工成本,让颜色变化变得有迹可循。
2.颜色形成的原理
我们之所以能够感知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彩,是因为具备了3个要素,即:光,物体以及接收器(眼睛)
光是形成色彩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了光,我们的眼睛就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外观颜色及形状
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光,就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波长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这也是人眼可以察觉到的颜色范围,其范围大概是400纳米到700纳米左右。
如果我们把光线按其不同波长分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光谱。如果我们把分离开来的光的波长以各种不同的强度混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与其本身的结构特性也有很大关系。对于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来说,色彩的形成是由于光线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吸收、反射之后,反映到人眼中,经过视神经、大脑一系列的处理分析,从而产生对物体颜色的判断。因为物体表面的构成差异,因此吸收和反射的比率就会有所区别。在自然界中,一切物体对于入射的光都会有相固定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因此就会表现出物体的固有色。
感知物体的颜色还受到观察者自身的影响。我们知道有的人对色彩十分敏感,可以察觉到一些很细微的颜色差异,而还有一些人由于视力障碍,感知到的颜色与其他人会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即使同一物体在同一观察条件下,由不同的观察者来看,得到的颜色评定结果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三恩时的仪器就是模拟人眼在标准光源下测量物体的固有色,相对于人的主观性,仪器测量更加的客观真实可靠。
3、人眼校色的局限性
1、在制造生产过程中采用标准光源箱(如标准光源D65、D50、F光源等)条件下利用人眼的观察。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颜色观察经验和敏锐的判断力,即便如此其观测结果仍然包含了一些人为的主观因素,导致不同批次原材料验收发生细微变化时无法察觉。
2、配色生产过程中人员流动,受人员经验影响从而导致产品颜色发生较大差异时无法及时察觉校正导致客户投诉,情节严重会退货流失客户,造成巨大损失,颜色统一标准成为一项艰巨的挑战任务。
标样测量结果 | 试样测量结果 |
L:71 | L:68 |
a:-9 | a:-9 |
b:-27 | b:-26 |
4、仪器测色的优势
选择一款性能可靠、测量精度高而且每个人都会使用的工具尤其重要。色差仪操作简单,一秒读取样品数据,方便快捷,提供打印报告,可准确读取测量颜色与客户提供标样之间差距,实现数字化管理。
NBS单位色差值 | 感觉色差程度 |
0.00-0.50 | (微小色差)感觉极微(trave) |
0.50-1.50 | (小色差)感觉轻微(slight) |
1.5-3 | (较小色差)感觉明显(noticeable) |
3-6 | (较大色差)感觉很明显(appreciable) |
6以上 | (大色差)感觉强烈(much) |